- 变易生死 → 變易生死
- 又作無為生死、 不思議變易生死。 二種生死之一。 為‘分段生死’的對稱。 即阿羅漢、 辟支佛及大力之菩薩, 以無漏的‘有分別業’為因, 以無明住地為緣, 所招感三界外之殊勝細妙的果報身;此一果報之身, 繫由無漏之悲願力改轉原先的分段生死之粗身, 而變為細妙無有色形、 壽命等定限之身, 故稱變易身;繫由無漏之定力、 願力所助感, 妙用而難測, 故又稱不思議身;又以此身乃隨大悲之意願所成者, 故亦稱意成身、 無漏身、 出過三界身;復以此身既由無漏之定力所轉成, 已異於其前的分段粗身, 猶如變化而得, 故又稱變化身。 因為阿羅漢、 辟支佛及大力之菩薩已斷盡四住地的煩惱惑障, 不復再受生為三界內之分段身, 故受生為三界外之變易身, 然彼等又以此變易身回入三界中, 長時修菩薩行, 以期達於無上菩提。 又若依唯識宗之義, 有四類人能受變易生死之果報, 即: 一者二乘之無學聖者回心而入大乘, 於得涅槃之後, 即可直接受變易身之果報。 二者有學之聖者轉向大乘, 於初地以後亦得受變易身。 三者悲增之菩薩, 於八地以上受此變易身。 四者一類智增之菩薩於初地以上受之。 法性宗則認為二乘之無學及菩薩之種性以上, 得隨應而受變易身。 見《成唯識論》卷八。
* * *◆因移果易, 名為變易。 謂聲聞、 緣覺、 菩薩雖離三界內分段生死, 而有方便等土變易生死。 如初位為因, 後位為果; 又後位為因, 後後位為果。 以其因移果易, 故名變易生死。 (方便土者, 修戒定慧方便之道, 得生其中, 在方便土。 ) ◆謂菩薩以無漏智力, 斷其麤惑, 所感殊勝細異熟果, 以因移果易, 而為生死, 故名變易生死。 (漏即漏落生死, 今言無漏者, 謂菩薩依大智慧而修, 不漏落生死, 故名無漏智。 麤惑, 即塵沙等惑也。 ) ◆因移果易名為變易。 謂阿羅漢、 辟支佛、 菩薩既離三界生死, 出生方便等土, 就其斷惑證果之時, 因移果易, 論為生死, 是名變易生死。 (因移果易者, 如初果為因, 二果為果; 二果為因, 三果為果; 三果為因, 四果為果是也。 方便土者, 二乘之人, 修方便道, 斷見、 思惑, 而居此土也。 )* * *見變易條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